施秉县:“四举措”促人才强县战略实现新提升
(资料图片)
近年来,施秉县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,抢抓国发〔2022〕2号文件和省政府支持黔东南州打造“桥头堡”重大机遇,坚持在“引、暖、育、留”四大工程上下功夫,着力建设打造区域性人才高地为目标,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跑出施秉“速度”。
一是突出重点领域紧缺需求,拓宽渠道不拘形式“引才”。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,围绕打造教育高地、区域性医疗高地目标,我县坚持以“栽好梧桐树、递好橄榄枝、营造好环境”的引才思路,紧盯办一流教学、做一流医疗的重点目标,创新引才渠道和形式,把各路英才集聚到施秉高质量发展的热潮中来,奋力推进“人才大汇聚”。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的方式,面向全国引进近五年内退休的高中学校优秀退休教师。近年来,县一中引进优秀省级名师退休教师7人、急需紧缺教师11人,县医院引进急需紧缺医生4人,完成44名备案制人员招聘,县教科局完成99名辅助教师补聘工作,有效缓解我县教育、医疗卫生人才紧缺问题。
二是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,三级联动走访“暖才”。坚持党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联系服务,县委办下发了《关于调整县级领导联系服务专家名单的工作提示》,明确县四大班子成员对全县部分高层次人才进行一对一的联系服务,将节日慰问与调查研究、联系服务等相结合。2022年以来33名县级领导联系服务专家人才283人次,发放慰问物资283人份;2023年春节慰问,慰问人才44人,累计发放慰问金2.2万元;其中包括挂职干部10人,慰问金合计5000元;三名人才20人,慰问金合计1万元。同时,各乡镇党委、县直部门党委(党组)成员联系服务本区域本系统内的专业技术人才,实现县乡两级党委(组)成员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全覆盖。
三是培养本土人才红色基因,借助高端教育平台“育才”。用活名校教育平台,我县组织县属国有企业负责同志、专业技术人员、产业人才、民营企业管理负责人、党员干部分别到浙江大学、广东中山大学参加培训班,在浙江大学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题培训班3期152人;在广东中山大学东西协作-施秉县新时代乡村振兴及“四化”产业专题研讨培训班2期105人,为我县打造红色本土人才夯实了基础;充分发挥新时代学习大讲堂、贵州网院等网络载体作用,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参加大讲堂业务知识、时代前沿等线上培训42期7822人次。坚持用好挂职锻炼平台,2023年继续选派222名干部参与同步小康驻村工作,选派1名党政干部、3名教育专业人才赴对口帮扶城市挂职或跟岗学习。
四是竭力提供最优服务保障,落实优惠政策全力“留才”。出台《施秉县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三十三条措施》,对引进人才户籍迁入、配偶就业、购房补贴、子女入学、职称评聘等实施全面保障。2022年以来,发放65名“三名人才”补贴每人2000元,按月落实4名正高职称每人1200元人才补贴,兑现教育系统急需紧缺人才安家补助2人30万元、人才购房补贴3人75万元。接下来,我县将持续大力实施“施才归来”“施才安居”工程,发出施秉爱才、惜才、用才的强烈信号,表明施秉引才、育才、用才的坚定决心,诚邀天下英才与施秉共谋发展、共赢未来。
通讯员:胡国兴
编辑/一审 张楠琪
核发 向天祥